高校“跑腿经济”

来自:渝岸公考 丨 发表人:备考资料 丨 发布时间:2017-11-01 14:16:42

事件背景

“跑腿”,顾名思义,指为人奔走做杂事、奔波,从而获取报酬。“跑腿经济”、“跑腿族”也并不是新兴词汇,其实早在五、六年前,就有高校大学生嗅到替人“跑腿”中所蕴含的商机。据了解,他们主要由家境贫寒的大学生组成,专门为其他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广泛运用,甚至有人将这种服务做成APP,供学生们下载,并且通过APP对服务下单。当下的“跑腿族”已不是贫困学生的专利,而成了一种经济现象,即所谓的“跑腿经济”。

积极意义

现在的“跑腿经济”,既能方便作为用户的学生,也能给提供服务的跑腿者提供一定补贴,实质就是通过小额的资金流动,让高校里的闲散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拉动高校里潜在的“消费”。这样看起来,“跑腿”经济的好处确实不少,其存在理应得到包容。

消极影响

“跑腿经济”会造成高校“功利主义泛滥”和“人情味漠然”,会让功利和冷漠沾染我们的教育。过度依赖校园跑腿经济都会导致校园生活方向跑偏,学业乃至人生注定跑不远。”

提升之举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跑腿”的同时,合理把控学习的时间,以免跑偏。把“跑腿”控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不做违背校规校纪的事。

整治规范

对于“跑腿”经济中那些代点名、代上课和代考试等违背校规校纪的需求乱象,就要整治和规范。鼓励同学们学好功课之余适当地“实习经济”,并加以引导。摆正“跑腿经济”与“完成学业”的关系,校方可以组织一些沙龙活动,“实践”应该与“理论”肩并肩,将“跑腿经济”视为“大学选修课”,让师生“教学相长”。

平台改进

跑腿”业务发布的平台也要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自身的行业规划,让“跑腿”业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真正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学生们放心、安心的选择。要保证所提供的“跑腿”服务符合法律规定,满足校园需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