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重庆村官面试培训备考资料

2021重庆大学生村官申论备考:担当

来自:渝岸公考 丨 发表人:备考资料 丨 发布时间:2021-01-01 10:24:52

 范文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6”划线句子写到:“有我”和“无我”并非相互冲突的矛盾,二者相互融合促进、相互转化升华,“有我”和“无我”也道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辩证法。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给定资料〗
 
6.意大利罗马,议会广场上公元前六世纪的方尖碑,正对着的蒙特奇特利欧宫,那是众议院所在地。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欧洲,在这里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会见临近结束,“70后”的菲科说,“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全场目光注视着他。“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轻声笑起来。菲科补充说:“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某报记者杜某是在场记者之一,她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杜某赶忙把这段话速记下来,很快,这篇发自现场的报道,在网络刷屏。
 
“无我”一词出现得很早。苏轼在为司马光写的碑文中有“公亦无我,惟民是度”,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中写道:“士大夫为吏者,当以至公无我处之”。“无我”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胸怀天下、坦荡无私的境界追求。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在正定》等著作,不难发现,习近平始终把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放在首位。为此,他可以不远千里考察学习办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可以骑着“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解决问题,兴起正定调查研究新作风。他始终同群众在一起,充分掌握基层事情和群众所思所想,做到胸有成竹的充分自信,不断创出造福一方的优异成绩。
 
“无我”与“有我”,历来是中国思维体系和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元素。从庄子的“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到《杂阿含经》“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从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到胡适“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有我”和“无我”并非相互冲突的矛盾,二者相互融合促进、相互转化升华,“有我”和“无我”也道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辩证法。
 
〖参考范文〗
 
“有我”与“无我”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有我”是自我意识的凸显,是遇事不退缩的担当精神;“无我”则是做人能够做到淡泊名利的人格境界。二者之间体现了做人与做事、精神与境界的辩证思考。应当说,做事当以“有我”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担当方能有所建树;做人当以“无我”的境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才能更好地立身于世。〖点评:阐释正确看有我与无我的关系的重要作用,以此点明中心〗
 
为什么说做事当以“有我”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担当?
 
因为一个人只有去担当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提出分论点〗一个人担当得越多,往往证明其价值越大。〖进一步解释〗人生在有担当中成长,在敢担当中前行,在能担当中辉煌。遇事推诿、裹足不前,在逃避责任的同时,往往也错过了成就事业的机会。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正是因为在国家或者组织面临重大困难时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精神真干、实干才成就了自身,如:毛泽东、邓小平,张瑞敏、任正非等。〖展开论证〗正是他们以“有我”的心态、敢于担当的精神才成就了自身的功业。〖得出结论〗
 
往更深的层次来说,“有我”的担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提出分论点〗正是这些担当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才使得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逢大事之际、治乱之秋,兴亡悬卵、民生危殆之时总有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地解民之忧患、救国于危难。〖进一步阐释精神内涵〗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警烁千古的名句都是担当精神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骑着“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可以不远千里考察学习办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不断创造出造福一方的优异成绩,也是在做事上“有我”的担当精神的体现……〖展开论证〗如果在危难和需要承担责任之时,每个人都往后退缩,我们国家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所以说,个人需要“有我”的精神来做事,国家、社会更需要有担当的人。〖得出结论〗
 
为什么说做人又当有“无我”的境界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我”是淡泊名利的人格境界。〖提出分论点〗如果一个人没有“无我”的境界,总是把名利看得非常重要,其实也很难获得成功,也就无法做出“有我”的事业。如果个人的奋斗目标不在事业、而在功名,就会格局小、境界低,做事畏手畏脚、患得患失。〖运用多种方式展开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在面临抉择之时总是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团体利益矛盾化、复杂化,最终只能落得事的功亏、人的污名。在这方面,杨秀清、袁世凯、张国焘等都可做前车之鉴。〖提出对策〗
 
反过来说,如果能以“无我”之私行“有我”之公,结果往往会假其“私”而成其“公”。〖提出分论点〗就是说一个人能以“无我”的境界去做“有我”的事情则往往又能够成就自我。〖解释分论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人永远能做到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始终以大公之心对待事情。这样自然也能得到众人的认可与帮助,恰恰又能因“无我”的境界成就了“有我”的功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意思是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就是“无我”境界的体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一生都在和水稻打交道,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袁隆平却常说,“杂交水稻并非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展开论证〗可见,他们都是以“无我”的心态在做“有我”的事情,而恰恰又因为这种“无我”成就了他们的“有我”。〖得出结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