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卫生医学基础知识:什么是月经?

来自:渝岸公考 丨 发表人: 备考资料 丨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3:10

 一、月经及月经周期的概念

育龄妇女卵巢内的卵泡生长、排卵和黄体形成及伴随雌、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此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出血的现象称为月经。将以月经为特征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一般指两次月经第一天之间的时间。月经一般一个月出现一次,月经周期的长度因人而异,平均28天。
 
二、月经周期的分期
由于月经周期与卵巢周期在时间上有所重合,且两者对于生殖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其异同。月经周期中卵巢及子宫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月经期
月经期是月经周期开始的3~5天,对应的卵巢周期为卵泡早期。如果排卵后没有发生受精、着床,则黄体萎缩退化,导致血中雌、孕激素水平突然降低,螺旋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因而内膜靠腔面三分之二的功能层组织出现缺血、变性、坏死,最后剥脱,血管破裂,出血。从子宫内膜开始剥脱出血到结束,正常情况下一般持续3~5天。所以此期考生要格外关注雌孕激素低水平导致了月经来潮的考点。
 
2.增生期
增生期对应的卵巢周期为卵泡晚期。—般为月经周期的第6天到第14天,与周期性募集的卵泡快速生长时期相对应。由于该期卵泡快速生长及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加,因月经损伤的子宫内膜开始修复,生长增厚,子宫腺体增多,间质中向内膜供血的螺旋动脉也变长、扩大、弯曲。所以对于这个时期考生要特别关注雌激素的分泌考点。
 
3.分泌期
分泌期—般为月经周期的第15天到第28天。对应的卵巢周期为黄体期。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内膜厚度还有一定增加,同时分泌功能增强、螺旋动脉更加增长弯曲。黄体期的宫颈分泌黏液量逐渐减少,质地变黏稠而混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的时间长度相对稳定,而卵泡期的长短变化较大,因而临床上常将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推算为排卵日。所以该期,考生要注意排卵日的推算考点,及雌激素出现第二个分泌高峰,而孕激素会出现第一个分泌高峰。同时要关注到孕激素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所以分泌期女性体温会逐渐上升高于男性0.3~0.6℃。而对于月经期、增生期女性体温都是较低,排卵日最低。

分享: